记得初中暑假的时候,每个晚上吃完晚饭,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抱起篮球,奔赴球场与伙伴们玩个痛快。每次下了楼,妈妈都会默默出现在窗边,注视着我,直到我飞快地跑得没了影儿。其实,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内心的小叛逆使我很不喜欢妈妈的注视,觉得这是一种监视,更是对我的不放心,于是每次我都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她的视线。
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每次寒暑假回家过年,难免不了会出去会会同学,聚个小会啥的。每次我离开家门的时候,走到楼门的转角,眼角的余光都会告诉我,妈妈依然站在那边注视着我。但那时妈妈的注视于我而言,就仅仅是一种老人家的不放心和想多看儿子一眼的心情了,并不值得太过在意。
直到后来,上班工作,开始了为生计的打拼,奔波、堵车、加班、熬夜,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每年一次?甚至有时两年一次。抗压的能力不断提高,内心的坚硬与麻木也在悄然增长,但我其实一直没丝毫地意识到,身后,已太久没有妈妈的注视。
《桃姐》这部影片的结尾,桃姐默默在灯下的窗前守候,当他看到罗杰回家,就连忙关了灯
桃姐在旧时光一定是个美人,罗杰打趣她时也说:一个卖菜的,一个五金铺,一个卖肉的都追你,你怎么就看不上人家呢?
桃姐那么漂亮,你看那黑白照片上的她,浓眉大眼,带着一丝羞涩的笑,有那么点少女的骄傲。
桃姐很善良,她一边唠叨着罗杰不能吃牛舌,一边在第二天又默默地精心准备;她一直一直给坚叔借钱,她说:让他去吧(找洗头妹),能去一次是一次;她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燕窝,她中风后在在养老院还惦记着那只小猫卡卡,她的一点一滴,都那么平凡却真实。
所以她有福报,虽然这份福报,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渺小,但这一点点的福报,也足以温暖她的心。
比如罗杰的守护,比如坚叔的打趣,比如罗杰妈妈的燕窝,比如那只陪伴她的卡卡。
甚至她能够安然的离世,也是一种福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从头哭到尾,看到桃姐喃喃:“不用!我有钱,我来付。”“不要这么破费。”
看到桃姐望着大门一眼期待;
看到桃姐为干儿子的到来而得意,也为了金姨的去世和梅姑的离开而伤心;
看到片尾桃姐年轻时的模样。
看到这些,我都无法控制我的泪水,她也曾如花美眷
原故事应该是很感人的吧,虽然细节处见人情塑人像,但比较可惜的是不够感动,不过好在没有拍成那种在哪儿哪儿都感动了一大片人让大家因她的离去而集体落泪这种蓄意的悲情剧。没有哭,就像电影里桃姐也没有哭,对于她,遇见这些人其实已经很幸运了。明星太多,虽然部分的出场是保证了演技,不过也喧宾夺主了些,加上叶德娴太到位,导致刘德华都有了配角的嫌疑。
再说配音方面,粤语版比较好些,把该国语的地方保留了,而国语是全盘配了,还是种港片引进的特殊味道,感觉就是tvb的那群配音演员们呢,那感觉好像在看电视剧般出戏……
桃姐:温情之下,锋芒刺骨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ixingz56.com/a/id-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