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变脸》有一种看《喋血双雄》的错觉,觉得两部电影即像似有不同,两部电影都是吴宇森导演的作品,都是双男主一正一邪相互对峙,都充分体现了暴力美学的元素,在新教教堂里,枪神与唱诗班的歌声相伴,鲜血飞溅白鸽起舞,子弹出膛摇曳烛火,有人应声倒下,而慈祥的圣母脚下是一场激烈的生死相博,而基督依然被定在罗马十字架孱弱的身体,低垂的头。温情与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在一个个慢镜头下和谐流露,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只有吴宇森导演,我也在想这位大师内心深处终究是有一块地方
只要我写这部电影的影评,基本上就可以暴露我的年龄阶段了,无妨,因为在我有限的影片的记忆中,《喋血双雄》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跟着家人看到一部非常热血,非常感动的警匪片(那时香港影片就是黄金时期)我因为喜欢里面的女主(叶倩文)饰演,还有我爸妈特别喜欢的发哥,就跟着一路看下来了,哇!怎么形容当时看完的感受呢?一句话概括“这两个男人怎么这么帅,你们以后一起搭档混社会吧”哈……发哥真的是帅透了,他的酷是长在骨子里的,没有很刻意的去表演
1989年的《喋血双雄》无疑是吴宇森电影美学风格的大成之作。那是将脱胎于武侠片的阳刚美学与极具浪漫与仪式感的个人风格融合一体 所形成的独特又迷人的暴力美学风格。
电影本身讲述的无非是个杀手因误伤歌女,为补偿最终产生爱情,希望拿钱退出江湖。同时又与警察在矛盾冲突中惺惺相惜的故事,从结局上来看,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故事。但真正的暴力是丑陋的,充满疼痛感的。而在《喋血双雄》中,暴力所带来的疼痛感被淡化,只留下豪气干云的悲壮。这也正是这种浪漫的风格赋予的
《喋血双雄》宗师级剧情片 中式西部片,暴力美学典范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ixingz56.com/a/id-1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