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讲述一对忘年交之间的感情建立的过程的一部电影。他感动了我!
使我感动的是那种纯粹的感情。就像在片尾老太太的女儿调侃的那句“吆,我看老太太对你比对自己人还要亲,干脆你养她得了”(不完全符合原话)——那种比对自己亲人还要依赖的感情使我心里的涟漪一阵一阵的荡漾开来。
在一开始的影片,看到老太太的冷漠,不慈祥。看到女孩的强硬,不温柔。两个人始终在剑拔弩张着,互不相容。老太太说,你不喜欢就搬走,这是我的房子,我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小姑娘说,谁稀罕住你这破房子,房子一找到我马上搬走。就是这么个开始怎么就能够形成后来的恋恋不舍,生死相离呢?
两人感情的发展过程是非常自然的。既有磕磕碰碰,也有温馨相伴。女孩和老太太有很多的共同点。她们都有着一个独立、坚强、自我防御性极强的性格。我更认为老太太是纯粹为了热闹,为了无聊的生活中的一抹色彩,故意的刁难于小女孩。以此来引起女孩的强烈反应达到自己生活中的乐趣。
但是,人总归是有感情的。老太太由一开始的玩闹色彩,慢慢的入了戏
今天看了两遍《我们俩》,虽然对新浪博客已经失望的前几天,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写东西,因为《我们俩》的出现,又激发了我无聊的因子,让愤怒转化为释怀。
这都是因为《我们俩》,它没有任何华丽的外表和包装,也没有在大街小巷的宣传栏上出现任何身影,如同深巷好酒,沉沉地香。知道它仅仅是因为偶尔在别的评论帖子里面有人提到,可看到它便被它甘甜醇美的气质所吸引。
整个片子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没有金牌的制作班底,没有大投资的手笔,没有大气魄的布景。基本上故事就在那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四合院里发生,顶多有点外面街道啊派出所门口啥的。可是好故事并不一定需要铺摊开广阔博大的外表,好故事也许就像深闺小美女一般,一颦一笑已经动人心弦。
一个性格孤僻、看似小气的老太太,接纳了一个倔强独立、有时候还有点无礼的大学生,住在她院里的一个小单间里,这便是故事的开头,也许开始她们互相不理解,但是后来就产生依赖了吧,这就是我刚看开头时的设想。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书上说谁是坏人
看完片子最大的感慨就是——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影后,演得太棒了!用台上的话说:她坐在那就是戏!多年的话剧表演功底可真不是盖的!
至于小马,小姑娘长得挺可爱,不过演技……毕竟还嫩了点,至于她在戏里面的人物性格——至少在待人接物方面,我要是老太太我也会拿拐棍打她!猜想小马应该在电影学院上学,生活很是丰富多彩哦,还能穿京戏服!不知道起名叫小马是不是导演马晓颖(马俪文)在暗示自己的学生时代,想必影片中描写的年代应该早上好些年头了,估计是九十年代初的事了吧?至少现在没有用pp机的人了吧?
可能老太太的得奖让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转到了演员的表演功底上。其实,单从片子本身讲,这也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本土小成本电影,北京四合院陈旧而温暖的味道被烘托得恰到好处。
刚开始看时,我觉得片子有点像是学生作品,决不是贬义,只是隐约觉得片子里带有一点成熟老到的导演时常会丢失的一些稚拙的东西,感觉……说不出来的感觉,总之很舒服,很熟悉。周小路说感觉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奶奶
当过兵,骑过马,抽过大烟,救过伤员——
这老头婆,结婚才一年,丈夫就死了。
这样的人,你让她怎么有副好脾气。
别怪我有颗犯贱的心。
有时候,
你就是不需要百依百顺的人在你身边。
想着有时候都会来气。
有时候你就想扯着嗓子跟人大骂一顿。
当然,咱得有理。
跟老人家相处?
我想,应该是要毕恭毕敬吧。
咱们不是要尊老爱幼嘛。
可不管是电影里的女孩儿也好。
还是生活中的我也好。
有时候,
就是办不到啊。
很多时候,实在是被逼急了。
我也常想照书里写的那样在父母面前温顺些。
可是,咱有时候,就是得以暴制暴。
没大没小是多么畅快的事情。
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我们俩》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ixingz56.com/a/id-11367.html